第三十七章:天平(1 / 1)

眼看自己就要被蒙傲的人带走,棠姬不免有些惊慌。

此时郑子徒走了过来,一把牵住了棠姬的手,望着蒙傲开口。

“蒙大人,内子胆小又不善言辞,只怕跟您去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不如下官另外派个人随您一起做见证吧!”

听到“内子”两个字的时候,棠姬下意识看向郑子徒。

她与郑子徒成婚三年,郑子徒很少将她带出门见同僚和上官,正式同他们介绍她是他的夫人。偶尔棠姬要用郑子徒夫人的名义出去做事,也是腆着脸自我介绍,从来不敢指望他站出来为她做背书。

没想到如今两人正式签了和离书,她的待遇倒提高了。

郑子徒似乎是真的担忧棠姬去那种地方跟着奸细们一起受审会害怕,一直紧紧握着棠姬的手。

他一边同蒙傲说着话,一边指派了一个伶俐的民夫,跟着里长等人一同朝士兵的方向走去。

蒙傲见有人忤逆他的意思擅自换人,扭头看向郑子徒的方向,一脸愠怒之色。

“我道是谁,原来是泾洛之渠上的郑大人!你不好好修你的渠,来到此处作甚?”

郑子徒指了指棠姬,回话时的语气不卑不亢。

“此河畔村是内子的娘家,内子听说村子里出了乱子,担心岳母和岳丈的安全,所以特地叫上下官,回来看看。”

蒙傲斜睨了郑子徒一眼,皱紧了眉头。

“原来是陪老婆来了!照我说,你要真这么闲,也别浪费那么多银钱和民夫修什么渠了,你和你手下的那帮民夫们不如原地散伙儿!”

蒙傲骑着马在郑子徒身边转了一圈,他伏着身子,手中的马鞭几乎要戳到郑子徒的头顶。

“到时候本将军可以代你向大王求一个恩典,让你以后每天都可以在家中过这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!”

郑子徒带来的那几个民夫见蒙傲如此折辱自己的上官,一个个面色不善,纷纷走上前来。

蒙傲带来的骑兵们见状腰间的佩剑也拔出了半截,张牙舞爪的像是随时能吃人的虎豹。

周围的村民们见这情形都不敢吱声,偏偏郑子徒脸上毫无惧意。

“下官的家事下官自有主意。至于渠上的事情,下官也已做了充分的安排。这泾洛之渠无论是继续建下去、还是停工,下官只听陛下一人安排,就不劳蒙大人费心了!”

说着,郑子徒又看向蒙傲身后的士兵。

“近些年大雍无用兵之处,蒙大人也该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事情,好好练兵,别荒废了武艺。哪一天咱们雍国的边境再起狼烟,我等还得指望蒙大人您呢!”

“你……”

蒙傲被戳中痛处,看着面前的郑子徒和棠姬,气得目眦欲裂。

气氛一时剑拔弩张。

蒙傲和郑子徒的关系一向不好,棠姬以往逛鬼市的消息铺子,还听过蒙傲曾买凶杀郑子徒的消息。

蒙傲原本是齐国人,二十几年前接了雍王的招贤令,千里迢迢从渤海之滨来到雍国的长安城,想求一个封侯拜相的机会。

这数十年来,蒙傲多次率军出征,屡立战功,为雍国最有权势的将军。他先后夺取了雍国周围邻国的近百座城池,其中就包括郑子徒的故乡荥阳城。

棠姬起先以为两人关系不睦,是因为十几年前荥阳的破城之仇,后来她才知道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。

郑子徒是春秋时期郑国的遗民,荥阳是郑国的旧京。不过百余年前郑国被棠姬的母国韩国吞并。

韩国现在的都城还叫做新郑,韩王偶尔召见异国使臣时甚至会自称是郑王——桩桩件件,简直让郑国人发指。

蒙傲在攻打郑子徒的故乡荥阳城时,击破的也是韩国的军队,而非郑国的旧人。某种意义上说,蒙傲其实打的是郑国人的老仇人,也算是顺便帮郑国人报仇了。

真正让蒙傲和郑子徒结下梁子的,正是郑子徒如今正在修建的泾洛之渠。

郑子徒六年前面见雍王,提出要修建一条链接泾水和洛水的水渠,将关中的几万顷盐碱地全都变成良田,雍王甚是心动。不过郑子徒的设想过于庞大,他想要征调二十万民夫,持续修建十年的时间。可整个雍国就这点人力物力,倘若郑子徒全都挪走了,军队的资源就会被挤压。

之前蒙傲听说雍王有灭六国、统一天下的大志,所以才投身雍国,希望可以为雍王开疆拓土,建不世之功。

但是这还没有打几年仗,他原本准备征调做士兵的青年男子马上要成为泾洛之渠上的民夫,他准备发给士兵的粮草马上变成了泾洛之渠上的砖石。

这怎么能行?

他已经不再年轻了,若在家中再枯坐十年,将来他还能再提起长枪打仗吗?

他不知道。

蒙傲有些坐不住了,他思来想去,在朝中当众向雍王进言。

“大王,水利工程劳民伤财又耗时良久,末将希望大王能以统一六国之事为重,不要听信那郑子徒的谗言,错失战机!”

可举荐郑子徒的丞相姜文信并不以为然。

“蒙将军此言差矣!关中几千年来农业不兴,几十年的征战更是使咱们雍国的民生凋敝。如今百姓吃不饱穿不暖,人口凋零,我们去哪里征调足够多的士兵,又从哪里去筹足够多的粮草呢?”

蒙傲听不得姜丞相怯懦无刚的论调,当时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
“没有粮草我们可以抢啊!以战养战,自古皆然!东边的韩国和赵国沃野千里,等我们攻下了这两国,岂不相当于白捡了一个大粮仓?”

“蒙将军还是不要说大话的好!”姜丞相黑着脸问蒙傲,“倘若我军实力不足,贸然开战,届时国将不国,谁是谁家的粮仓还尚未可知——难道,蒙将军忘记当年上党的高平之战了吗?”

十几年前雍国和赵国共同争夺韩国的上党,在上党的高平城开战。这场战争规模甚大,雍军几乎为此出动了所有精锐——当时年轻的蒙傲也在列,还是其中的一个首脑。

最终这场战争雍国险胜,但雍国的精锐兵力也损失殆尽,长安城中几乎家家有男人战死,一时全城缟素。

朝中官员的父兄多有在高平之战中战死的,大家想起旧事还心有余悸,看向蒙傲时也像是在看疯子。

倘若雍王听信蒙傲的意见贸然出兵,再使高平之战的惨剧重演,到时候即便天下都归雍国,大家都死得干干净净,又让谁来享受这太平盛世呢?

为了阻止蒙傲疯狂的想法,官员纷纷下跪表示:“求大王谨慎用兵!莫使高平之战的惨剧重演!”

被围攻的蒙傲一时无话可说。

雍王虽然年轻又有雄心壮志,但他并非好大喜功之人,最终也将心中的天平倾向了同意修渠治水这一派。

最新小说: 替你挡子弹的那道疤现在值多少钱 沪上大小姐,换亲随军后躺赢 念此江山共吟赏 七零年代: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错乱心跳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新婚夜,我掏灵泉给禁欲糙汉治病 女主都二胎了,恶毒女配才穿书 五个皇兄团宠我,太子爹他慌了 重生嫡女不好惹,她又娇又飒